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疫情一开始,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土力学》教学团队徐珊、武崇福老师就敏感意识到疫情期间高校将会面临开展教学工作的困境,“线上教学”将在教学过程发挥重要作用。春节一过完,两位老师就开展《土力学》线上教学准备工作,重新设计了适合线上教学的教学日历与课程安排。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团队成员通力协作,不断优化教学资源,设计课上课下师生互动环节,确保线上教学标准不缩水,质量不降低。
一、良好的前期课程建设是线上教学顺利开展的有利基础。
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土力学》课程建设一直是岩土工程教学团队教学改革的试验田。自燕山大学引入学习通平台以来,团队在网络平台上逐步完善了《土力学》线上课程框架(图1),包括课程章节、资料、大纲日历等教学文件。所有内容均面向学生提供线上访问。

图1 《土力学》学习通课程封面与资料界面截图
除此之外,课程每个单章的多媒体展示也在学习通平台上完成了搭建(图2)。多媒体展示内容包括章节简介、思维导图、主要知识点和习题,方便学生整理笔记和课后自主学习。
《土力学》线上课程有较良好的前期建设基础,使武崇福、徐珊教学团队在线上教学启动之初就较快地进入了状态,对后续线上教学实践手段的调整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另外,前期线上课程建设时间相对充裕,保证了线上教学资源内容完整、条理清晰,错开了集中建课的网络拥堵,也方便了学生提前进行教学文件的下载等准备工作。

图2 《土力学》在学习通平台中的多媒体界面预览
二、丰富的平台实践手段是线上教学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
本学期《土力学》课程面向181名学生,6个教学班。班容量大,线上教学过程中又经常发生网络故障,是有效开展线上教学的两大挑战。为此,武崇福和徐珊两位老师共同商定了新的网络教学方案,教学模式从“课堂教学+MOOC”调整为“QQ群+MOOC+腾讯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减少资源的重复建立,MOOC资源选择了浙江大学的《土力学》线上课程,而在学习通与QQ群中的教学资料全部为符合本校教学实际的新文件(图3)。多平台的综合使用,避免了教学资源的亢余准备,又方便了师生能够冷静处理网络故障,及时调整教学平台,不耽误授课的连续开展。同时,借助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主动调整课程设计,利用信息技术,引入思政元素,例如在疫情期间,火神山的快速建设中土力学起到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程的同时,认识到国家疫情期间的快速反应,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图4)

图3 QQ群线上课程的教学文件共享界面

图4 课程思政,引入疫情期间火神山快速建设土力学的作用
三、有心的客观题题库是线上教学顺利开展的有益补充。
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保证课程的网络教学质量,教学团队进一步丰富线上教学资源,根据课程知识点增设了210道客观练习题(图5)及30道主观计算题。题库在学习通共享,定期发布给在线学习的学生,让任课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图6)。

图5 QQ群线上课程资料与学习通题库示例

图6 学习通作业发放及回收情况
四、充分的师生互动是线上教学顺利开展的有力推动。
教学团队在学习通平台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班级分组,辅助QQ群以实现师生互动。开课前,任课老师带领各自班级进行了线上教学演练,使学生尽早熟悉了教学环境,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在发现线上课堂发现学生互动少、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后,徐珊在MOOC教学基础上加入了腾讯课堂的直播环节(图7),对课程重点与难点进行串讲,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线上课堂的知识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土力学》教学团队认识到“停课不停学”对于师生都是一次挑战,他们一直在积极应对,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使“空中课堂”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前三周的教学反馈显示,《土力学》课程资源完备,内容丰富;针对网络拥堵,灵活切换授课平台,授课进程流程;授课教师精神饱满,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签到率高,课堂互动好。

图7 腾讯课程直播截图
病毒无情人有情,疫情期间停学不停课,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为疫情期间的线上教育提供了充分的支持,在充足的前期准备、快速的课程建设与完善的师生沟通基础上,《土力学》的线上课程迈上了坚实的步伐,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期待着燕园学子疫情后安全地回归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