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教师主持省级教改项目2项,其中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研究项目1项。自制“自由落体测速装置”一套。
中心教改项目的目标是: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采用课程教学、演示和学生课上参与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基础力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备网络查询和分析、编辑资料的能力。力学是基础学科,各工科、理科专业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通过选修本课程,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活中、工程中的力学问题和有趣的力学现象,掌握一些方法,懂得一些常识,将有利培养学生的力学问题思考方式和力学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有利于学生对于力学课程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力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力学课程的学习效果。在中学的物理课程中也有力学知识,所以对于有兴趣的大学文科生也可以选修本课程,掌握一些生活中的力学知识和常识,开阔视野,在某些时候是有利的。
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理论教学、现场演示,学生参与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学课件中给出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可以更清晰、全面和直观的观察现象,理解其原理。现场演示则将现象表现得更为真实,比如,平衡鸟的平衡,巧立易拉罐,同心环,毛细现象,虹吸管等可以选择现场演示。学生参与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考和积极性,比如,指尖陀螺,非牛顿流体,区别生、熟鸡蛋,隔着圆柱吹蜡烛,撞击中心等可让学生现场参与。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中心开展课程思政教改工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指示精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相对于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可以看出,项目的实施是全新的理念,明确提出把思政教育纳入专业课教学过程,并规定明确的时间保证。相信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适合所有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但因各门专业课所涉及的理论千差万别,具体思政教学内容应该有所改变。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做到把思政内容融入课堂、融入课程,做到“润物细无声”,以期收到良好效果。